交易所 jiaoyisuo 分类>>
2025年全球Top加密货币交易所权威推荐上市公司期货套期保值已从价格风险管理转向全面市值管理
交易所,交易所排名,交易所排行,加密货币交易所排行榜,加密货币是什么,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加密货币平台,币安交易所,HTX火币交易所,欧意交易所,Bybit交易所,Coinbase交易所,Bitget交易所,Kraken交易所,交易所权威推荐,全球交易所排名,虚拟货币交易所排名,加密货币,加密货币是什么
2024年1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提出进一步研究将市值管理纳入央企负责人考核,由此拉开了央企市值管理的大幕;2024年4月12日《国务院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新国九条),进一步明确了制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指引、将市值管理纳入企业内外部考核评价体系;2024年9月24日证监会制定了《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明确界定了市值管理的定义和目标、实施方式和规定等;2024年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国资委“九条”),系统地明确了央国企上市公司开展市值管理的具体规范。市值管理已成为上市公司特别是央企上市公司创新发展的重要战略。
根据比西安网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套期保值平价年度白皮书(2024)》信息显示,按照沪深证券交易所新指引要求披露2023年套期保值业务和并盈利情况的有1853家上市公司,较上一年度的1612家新增了241家,其中套期保值业务盈利前十名的上市公司分别为金龙鱼、新奥股份、物产中大、厦门国贸、建发股份、立讯精密、道道全、京粮控股、华润材料、保利发展等。其中8家上市公司的盈利来自于商品期货套期保值,2家企业套期保值盈利来自于外汇套期保值。
2024年8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企业汇率风险管理指引》,其中明确指出“汇率风险管理对上市公司日益重要,研究发现跨国企业的利润波动越低、估值越高,利用汇率风险管理工具让利润不因汇率波动而大起大落的上市公司,在投资者估值时可以享受更高的管理溢价,这种收益远超过汇率风险管理的成本”,这是官方首次将汇率套期保值与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关联在一起。实践中利用期货套期保值持续推动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典型案例很多,比如,美的集团、等商品期货套期保值成功运作推动价值创造最大化、最终推动市值管理实践持续向好等。
作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重要手段的并购重组,自2024年初提出央企市值管理后,央企并购重组的典型代表应为中国船舶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2024年9月3日和中国重工双双披露《关于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停牌公告》;9月18日披露重组预案,拟通过换股吸收合并中国重工;此次换股合并中,中国船舶的换股价格为37.84元/股,中国重工的股票交易均价确定为5.05元/股,中国重工与中国船舶的换股比例为1:0.1335。截至预案签署日,中国重工的总股本为228.02亿股,参照本次换股比例计算,中国船舶为本次换股吸收合并发行的股份数量合计为30.44亿股,此次交易总价达1151.5亿元;2025年1月7日中国船舶、中国重工发布公告,拟通过向中国重工全体换股股东发行A股股票的方式吸收合并中国重工,获得国务院国资委等主管部门批复意见,原则同意本次交易的总体方案。并购后中国重工作为被吸收合并方,将终止上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作为历史分红总额最多的央国企上市公司代表的工商银行,自2006年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达1.15万亿元,同时控股股东在股份增持方面持续有所作为。例如2024年1月13日公告信息显示:截至2024年4月10日汇金公司通过上海交易所交易系统累计增持本行股份286,807,989股,约占本行总股本的0.08%;汇金公司共持有本行A股股份124,004,660,940股,约占本行总股本的34.79%。具体体现在市值上,总市值保持持续单边向上的运行态势,2024年底总市值达到24663.31亿元,较2023年底总市值17036.22亿元增长44.77%;2025年2月18日总市值达25269.20亿元,较2024年底的24663.31亿元增长2.46%。
以为例,2020-2024年度每股拟派发现金红利分别为1.81元、2.54元、2.55元、2.26元和2.26元,占2024年度归属股东净利润的比率分别为91.88%、100.75%、72.75%、75.23%和76.53%,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1.0%、13.59%、18.08%、14.88%和14.04%。市值表现已较为突出。中国神华总市值一直处于震荡向上的走势,特别是2024年提出央企市值管理机制后,市值一直处于高位震荡运行态势,2024年7月2日市值一度达到9099.78亿元,较2023年底总市值6228.79亿元增长46%;2024年底总市值达到8638.83亿元,较上年底增长38.69%。
以西部矿业参与期货套期保值提升价值创造可持续能力为例,首先制定了明确规范的参与期货套期保值业务的制度规范;其次设计了规范科学的套期保值策略调整机制,具体包括以市场监测为基础、以风险评估为依据、科学设计套期保值策略,在严格执行套期保值策略的同时结合市场环境变化调整策略、严格套期保值内部管控与监督,定期对参与期货套期保值效果进行科学的评价、并持续优化策略。在规避市场价格波动不确定性带来风险的同时,依据市场变化趋势反过来及时调整生产计划和交易计划,努力实现价值创造和价值经营的最大最优化。
作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实践的典型代表的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在央企市值管理实践过程中,本着价值创造筑牢根基、价值经营提升效率、预期管理打破困局的市值管理理念,在强化信息披露、加强预期管理上具有鲜明的特征。例如在与其传播、预期稳定、预期释放三方面,预期传播则是通过“管理层路演、分析师沟通、中小投资者互动三个层面,通过ESG报告、场景化传播、数字孪生平台等实现跨领域多维度的信息传播”;预期稳定则是通过“分红承诺、增长承诺、创新承诺和绿色承诺等确定性承诺”对冲市场的波动;预期释放则是通过算力网络、空天信息、绿色科技等提升估值空间。
《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明确界定了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的内涵,规范市值管理行为的同时指明市值管理工具的范畴,而对贯穿市值管理价值创造、价值经营和价值实现始终的核心工具-期货并没有明确的规定。期货市场的功能在于价格发现、规避风险和配置资源,期货工具的应用是锁定上市公司预期收益、努力创造价值的保障;期货工具是上市公司价值经营的核心,不论是并购整合还是增持回购都离不开期货公司的科学应用;价值实现环节的市场认可度、信息披露与投资者关系管理都与科学参与期货密切相关。故需对期货工具功能进行再认知。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颁布实施后,期货市场对功能定位在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两大功能基础上又明确了资源配置功能,对套期保值又有了更科学的界定,套期保值工具在突破、套期保值空间在扩展,在以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为核心的套期保值功能定位基础上,进一步向以库存管理和资金管理为代表的反向套期保值突破;同时在政策与市场环境研究的基础上将期货交易策略配置到价值经营中去,努力推动价值创造与价值经营的最大化和最优化;上市公司在行业与资源并购整合过程中开始探索期货工具功能的发挥,努力实现价值经营的最优化。故需对期货套期保值与期货交易进行再认识。
从市场上上市公司参与期货套期保值业务和对市值管理实践的现状,上市公司对以价值创造和价值经营为核心的市值管理对期货投资与套期保值提出了新的需求,其典型标志就是“2024年上市公司期货套期保值需求已经由价格风险管理上升至定制化风险管理方案、一站式金融服务、市值管理策划案等,特别是供应链金融、资产管理、市值管理等全面一站式金融服务更为迫切。”。上市公司特别是央国企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工作在“国资委新九条”的指引下,对以风险管理功能发挥为核心的期货套期保值和以资源配置功能发挥为代表的期货策略投资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第三方市值管理服务机构正在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基础上市值管理产品与服务创新方面迎接新挑战、探索新模式、尝试新实践。